把六中全會的精神融進奮斗的血液
——聆聽《學習解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家授課有感 九江三中周貴彬
2021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在京召開第十九屆六中全會,12月7日下午,九江三中邀請了九江市委黨校何輝科長進校宣講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這彰顯了我校極高的政治自覺意識和主動學習理論的意識。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有幸聆聽了專家解讀的報告,感慨良多。
首先,我無比敬佩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的使命感。百年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百姓窮困潦倒,民族處于危亡之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胸懷天下,毅然舍棄優(yōu)越舒適的生活,甘愿投入革命洪流,高擎馬克思主義大旗,力挽狂瀾,救民族于危難之間,這是中國青年使命意識的偉大覺醒。沒有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就不足以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其次,我無比欽佩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氣。過去的一百年是奮斗的一百年,也是摸索的一百年,百年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坦途也有崎嶇。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從改革開放到特色社會主義時代,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都在變,但是帶領人民共同富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從未改變,這得益于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敢于自我革命的崇高追求。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客觀事實面前,尊重歷史,順應潮流,在民族大義面前,無私忘我,刀刃向內,才有了今天的全面小康生活。
第三,我無比贊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奮斗百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就陷入了被列強凌辱的泥潭,飽受帝國主義侵略,民族的屈辱史逐漸揭開。經濟落后、政治愚弊、軍事暗弱、文化凋敝、社會混亂,在世界民族之林華民族日益淪為被踐踏的對象。中國共產黨從一艘紅船上聚集力量,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迅速壯大,進而領導中華民族外御強敵,內平紛爭,自力更生,沖破封鎖,強勢崛起,帶領人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短短百年之間,中國取得了國際合法席位,尖端科技快速發(fā)展,經濟地位躍居世界第二,生態(tài)健康和諧,文化事業(yè)日益繁榮,社會公益事業(yè)普及面不斷擴大,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這巨大的成就背后,是無數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是國家方針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是民族活力的不斷迸發(fā)。
第四,我無比欣喜中國共產黨從百年的曲折奮斗中總結出了無數寶貴的科學的歷史經驗。新中國的建設、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跡,既無理論指導,也無成例可借鑒。在這百年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中,我們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摸索,積累了無數寶貴經驗,既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了有力嘗試,也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歷史參照,這勢必會成為人類近代史上最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實踐理論。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今天我既看到了國家繁榮昌盛的新局面,也感受到了時代強烈的呼聲,更體會到了要積極融入奮斗的洪流使命。只有個體的奮斗融入時代潮流,才能翻滾出最壯美的浪花,只有把個人的事業(yè)融入到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編織出最燦爛的星辰夢景。
身在教育一線,我深刻地體會到,辦好人民教育是為百年奮斗錦上添花。教育事業(yè)得到發(fā)展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之一,中國教育從廢除科舉到全民掃盲,再到實現義務教育,再到今天的教育“雙減”,這一路孜孜不倦的追求彰顯了中國教育事業(y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滿足時代需求的進步。今天我們站在前人奠基的足跡上,繼續(xù)辦好人民教育就是為偉大的百年奮斗增添色彩。
辦好人民教育是用最樸實的行動回應時代的吶喊??焖侔l(fā)展的社會急需高素質人才和創(chuàng)新人才,只有通過高質量的教育,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才能滿足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不是工業(yè),不可用流水線生產人才,不可按一個模子生產人才;教育事業(yè)不是農業(yè),不可聽天由命靠天吃飯,也不可任其生長,雜草叢生。教育事業(yè)是良心工程,既需要農業(yè)深耕情懷,又需求工業(yè)的規(guī)范操作;既需要投入教師的生命意識、情感體驗,又需要投入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使命擔當。只有用勤勞肯為、樸實有效的實踐,才能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才能培養(yǎng)出時代需要的人才。
辦好人民教育是交好全面建設“六個江西”的重要答卷的組成部分。“六個江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它要求全贛兒女,各行各業(yè)要傾全力服務于“六個江西”的建設,奮力書寫好新時代的發(fā)展答卷。江西的教育事業(yè)要在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培養(yǎng)合格人才上站好崗,把好關,把初心牢記,把使命牢記,為建設美麗江西貢獻涓滴之力。
辦好人民教育是“再創(chuàng)九江輝煌,再現九派榮光”的有力鋪墊。在九江市委揮筆擘畫出未來美好的長江沿岸發(fā)展藍圖的今天,九江教育應當守住教育職責,辦好九江人民滿意的教育。把教育公平、教育廉潔、教育和諧落實到教育的每一天,每一堂課,為提升贛北人口素養(yǎng),打造贛北歷史文化名城,評選全國文化衛(wèi)生名城,提高九江市民幸福指數,定好調,鋪好路,充分發(fā)揮教育的軟實力作用。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師,我時刻牢記黨的囑托,立足本職,不忘從教的初心,立志融入時代潮流,把黨的理論思想融入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的全過程。